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生命科學展場
註解四之二
二、生命的起源(Origins of
Life):
1. 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2. 怎麼適應外在的環境而逐漸演化?
3. 一連串的演化過程如何發生?
4. 生命又是如何能登上陸地?
面板:呈現不同生物依序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彎彎曲曲的白線代表時間的長度,不同顏色的區塊標示生物出現的時間。
1.紫:地球的起源
2.深綠:最早的生命(細菌)
3.綠:最早的多細胞生物(水母)
4.淡綠:最早的魚類(4億5千萬年前)
5.黃綠:最早的陸生植物(4億1千萬年前)
6.黃: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3億5千萬年前)
7.橘黃:最早的爬行類(3億年前)
8.橘:最早的哺乳類(2億年前)
9.深橘:恐龍的盛世(1億6千萬年前)
10.橘紅:最早的花(一億年前)※
11.從猿到人(500萬年前)
※1998年11月~2011年3月,因大陸孫革博士團隊的傑出研究,現在認為最早的開花植物是1.45億年前的遼寧古果。(請參考科博館植物學研究員邱少婷博士寫的《古花傳奇─花的前世》
|
1. 在未介紹「生命的演化」之前,先介紹最大的生態系─地球。地球形成於
46億年前,但是在46~38億年之間所謂的冥古宙,地殼都還是非常的不穩定,經常有火山爆發、地震、狂風暴雨、尤其是有大量隕石撞擊地球(heavy
bombardment period),不斷的改變地貌,因此現今幾乎找不到這段時期的岩石。
2. 後來,因為隕石撞擊停止,地表溫度開始下降,雖然地核、地函還是熔融狀態,但地表逐漸冷卻、硬化形成岩石。根據岩石生成的過程,主要可以分成這三大類,火成岩、變質岩和沉積岩。
BOX 3. 地球形成之初,在46~38億年之間(冥古宙),有大量隕石撞擊地球的概念請參考:科學人雜誌2010年3月《小行星來襲撞出陸地!》
撰文∕Sarah Simpson 翻譯∕邱淑慧
|
火成岩是由岩漿冷卻凝固所形成的岩石。依岩漿冷卻速度的快慢可分為:
1. 深成岩:岩漿在地殼內慢慢冷卻、岩漿裡的礦物慢慢結晶,形成的岩石顆粒比較大,例如花崗岩。
2. 火山岩:
(1)安山岩、玄武岩或流紋岩:岩漿噴出地表,直接接觸到空氣,冷卻速度比較快,礦物結晶時間不長,顆粒就比較小。
(2)黑曜岩:岩漿直接接觸到水或冰,冷卻的速度更快,以致礦物來不及
結晶,而以玻璃物質為主。
變質岩是深埋的岩石,受到地熱、高壓的影響,在固體狀態下,岩石裡的礦物成分因此發生改變,例如大理岩、蛇紋岩、石英岩等。
沉積岩是由岩石、礦物及生物遺骸等碎屑,經沉澱堆積後所形成的岩石,例如礫岩、砂岩、頁岩等。
BOX4:礦物和岩石的區別:
1. 礦物:是指天然產生的固態均勻物質,它們絕大部份的原子或離子有規則的排列(結晶),而且具有一定範圍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例如石英(水晶),就是一種具有良好結晶的礦物;而天然結晶形成的鹽,也是一種礦物。
常見的造岩礦物有長石、石英、白雲石(母)、黑雲石、橄欖石、方解石。
2. 岩石:是一種以上的礦物組成,例如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和白雲石組成。
|
看板資料:由下往上是,玄武岩、花崗岩、變質岩、礫岩、石灰岩、炭泥、頁岩、砂岩層。
化石的分類:
1.
一般化石:大部分的化石都是生物身上不易腐化的部分留下來成為化石。
2. 實體(軀體)化石:活體或死後迅速被沙體掩埋或急速冷凍或被包入樹脂中,才造成不腐化而原物保存,這種原物保存的化石較為少見。例如冰凍萬年整隻長毛象、樹葉、樹幹、毬果。
3.
鑄型化石:貝殼埋入沉積物中,經時間和壓力作用後,有的硬殼仍原狀保持,有的則先留下一個中空的印模,然後再填入其它岩質而形成,一般貝類、螺類化石就是這一類。
4. 生痕化石:凡生物活動的痕跡被泥沙覆蓋,高溫、高壓作用下而形成岩石,便是生痕化石,這類化石也很常見。例如齒痕、腳印、居住的洞穴、胃石或糞便等石化後的化石。
圖01. 鑄型化石的形成過程。
圖片來源:
BOX5:指標化石(Index Fossils)
1. 某一種古生物,具有演化速度快、生存時間短、具明顯特徵易辨識、個體數量多,可以用來決定岩層的地質年代,這種化石叫做「指標化石」。例如,三葉蟲是古生代的指標化石。當我們在某一地層發現有三葉蟲化石,就知道這一個地層是古生代的地層。而恐龍和菊石是中生代的指標化石。
2.
從「指標化石」可以知道所含化石的地層年齡,進而劃分和比對地層年代。
|
圖02. 一些代表性的指標化石(Index Fossils)。
BOX6:活化石(Living
Fossils):
1.
現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種類。達爾文首先用於描述東亞曾被認為距今1億多年前已滅絕的銀杏(公孫樹)。
2.
活化石須符合以下4個條件:
1在解剖上真正與某一古老物種極相似物種。
②這一古老物種至少已有幾千萬年的歷史,在整個演化過程中保留著
諸多原始特徵,而未發生較大的改變,也就是一種進化緩慢型生物。
③這一類群的現生成員由一個或很少的幾個種為代表。
④它們的分佈範圍極其有限。
3.
動物的例子有:腔棘魚、馬蹄蟹(=鱟)、鸚鵡螺等。
植物的例子有:銀杏、木賊、水杉、澳洲於1994年才發現,於慶祝科博館20年館慶時,送給科博館兩株的瓦勒曼杉等。
|
圖03. 以為在6千萬年前就絕種的腔棘魚(Coelancanth),1938年在南非附近Comoro島海域被發現,當時震驚全球的科學界。
(The evolutionist paleontologist
J. L. B. Smith and the living Cœlacanth found in the Comoro Islands.)
圖04. 馬蹄蟹(Horseshoe crab)的化石。四億五千萬年前的馬蹄蟹與今日的標本完全相同。
(A
450-million-year-old horseshoe crab is no different to specimens alive today.
It has possessed the same complex features and equipment for the last half
billion years or so. )
BOX 7:生命科學廳展場中有那些化石?
一、
1.真嶽齒獸(Merycoidodon)的頭骨
真嶽齒獸為已滅絕的反芻類動物,成群棲息在北美的林地中,生存於距今
約3千萬年的新生代,漸新世。
2.植龍的肩胛骨
植龍(Phytosaurus),屬於槽齒目,為水生的食肉類;外型像鱷魚,和鱷
魚目(Crocodylia)為平行演化。與恐龍不為近親。
3.劍鼻魚,這條魚完整無缺的保存在岩塊中已達一億年。
4.懷俄明懸鈴木(Platanus wyomingensis)的葉片,距今已4500萬年。
二、「生命的起源」展示區的展示:生命在水中的演化,有5件化石的標本,
分別是三葉蟲、海百合、菊石、海膽、魚。
三、「生命登上陸地」展示區的展示:最早的森林,前方有一個玻璃櫃,這裡
有8件的化石標本,包括鱗木的樹皮、蘆木、一些蕨類植物的葉子和一隻
蠍子。
四、「生命登上陸地」展示區的展示:脊椎動物的登陸,旁邊有一個說明櫃,
裡面有兩件古老兩棲類化石標本的複製品。
五、「生命征服天空」展示區的展示:古代的鳥類,有大約生活在一億四千七
百萬年前始祖鳥標本的複製品,中華龍鳥及鄒氏尾羽龍(Caudipteryx)化石
複製品。
|
細胞(cell)及胞器(organelles):
BOX8:個體的基本單位是── 細胞(cell)
演化的基本單位是── 族群(population)
|
生物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所組成。
原核界(細菌&藍綠藻)及大部分原生界的生物是單細胞生物;
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是多細胞生物。
細胞內的胞器(organelles)各有其特殊的結構及功能,共同運作以維持個體
內在環境之恆定(Homeostasis)。
圖05. 五界(The Five Kindoms) 的區分:菌物界是指真菌界(Fungi)。
胞內共生說(Endosymbiotic Theory)
關於真核細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胞器(如粒線體和葉綠體等)的起源的一種學說,認為這些胞器分別起源於與原始真核細胞內共生的細菌。
(1.)
粒線體來自紫色異營細菌的胞內共生。
(2.)
葉綠體來自藍綠藻(Cyanobacteria)的胞內共生。
圖06. 胞內共生說(Endosymbiotic Theory)之一。
(1.) 粒線體(Mitochondria)來自紫色異營細菌的胞內共生。
圖中的需氧菌是指紫色異營細菌。
圖07. 胞內共生說(Endosymbiotic Theory)之二。
(2.) 葉綠體(Chloroplast)來自藍綠藻(Cyanobacteria) 的胞內共生。
圖中的藍細菌是指藍綠藻。
圖08. 一個典型的動物細胞圖解,其中顯示了幾種主要細胞器及一些重要的細胞結構:1.核仁 2.細胞核 3.核醣體 4.囊泡 5.粗糙內質網(RER)
6.高基氏體 7.細胞骨架 8.平滑內質網(SER) 9.粒線體 10.液胞?
11.細胞質 12.溶酶體 13.中心粒
圖09. 一個典型的植物細胞及所含的胞器(organelles)。
動 物 細 胞 特 有 的 胞 器
|
植 物 細 胞 特 有 的 胞 器
|
中 心 粒(centriole)
|
液 泡(vacule)
|
微 小 管(microtubules)
|
葉 綠 體(chloroplasts)
|
溶 酶 體(lysosome)
|
細 胞 壁(cell
wall)
|
動物細胞胞器的形態與功能 台中市立雙十國民中學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文字來源: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992 粒線體(mitochondrion)—細胞能量工廠:是由內、外雙層膜所構成的橢圓形胞器,內膜上有多皺褶充滿液態的基質。膜上有呼吸酵素,進行氧化產生ATP能量。其內有DNA與核醣體,粒線體DNA幾乎完全來自母系(因為精子僅有極少量的粒線體),可作為血緣關係鑑定。內有核醣體可以製造本身所需蛋白質,科學家認為是演化早期之原核細胞(α-紫硫磺細菌、內生藍綠藻-endosymbiotic cyanobacteria),被真核生物吞噬後,長期共生而退化並演化成會製造能量的粒線體和行光合作的葉綠體,此現象稱作『胞內共生假說』(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核醣體(ribosome)–蛋白質工廠:是最小的胞器,沒有膜包被,由大、小兩個次單元組成,主要由蛋白質與RNA組成,是製造蛋白質的主要場所。核醣體常附著於內質網上,將製造出的蛋白質先送到內質網修飾,再以小囊泡運輸到高基氏體進行分類、再修飾與包裝、最後運輸到細胞膜上或分泌到細胞外。少數遊離核醣體位於細胞質中,負責提供細胞內所需的蛋白質。 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蛋白質與脂類的合成包裝運輸網路:由單層膜所構成扁囊狀或管狀的網絡狀結構,常與核膜和細胞膜相連。依膜上是否有核糖體,分為粗內質網(rough ER)及平滑內質網(smooth ER)。前者有核糖體,可合成蛋白質,經修飾後再包裝運輸到細胞外;後者隨細胞類型而有差異,主要負責合成分泌性蛋白質(如激素、抗體)、脂質和固醇類,並儲存之。還可代謝醣類,並促進肝糖、藥物和毒物等之分解。 高基氏體(Golgi apparatus)–蛋白質與脂質的宅配中心:由多個有方向性的單層膜扁囊狀組成。因有特殊的酵素系統,修飾內質網送來的脂質及蛋白質,完成後再利用分泌小泡往外運輸。
《動物細胞胞器的形態與功能》這篇文稿,完全是由台中市雙十國中王淑卿老師及臺北師大張永達副教授編寫,未做任何的修改變動。相信是寫給雙十國中等的同學們看的。想想看人家教導國中生時,都已經告訴他們高爾基氏體(Golgi apparatus)–蛋白質與脂質的宅配中心這樣的概念,然而科博館還保留著30年前的老舊觀念於面板上:「高爾基體─主司儲存」?堂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是否也該跟上時代的腳步了呢!
|
圖10.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生命科學展場,有關真核細胞內胞器名稱及功能的面板。有關高基氏體的功能,還依然保留著30年前的老舊觀念—主司儲存。Photo by Michael
BOX9:真核細胞中有兩種核醣體,一種與內質網結合稱結合態核醣體(bounded
ribosomes如下圖的(a));一種為遊離在細胞質液中的遊離態核醣體(free ribosomes如下圖的(b))。結合態核醣體合成的蛋白質先送入粗糙內質網(RER),再傳送到平滑內質網(SER),然後傳送到高基氏體「包裝」之後分別「分配」到溶酶體Lysosome(例如為消化酶);細胞膜表面Cell Membrane(例如為接受器)或分泌至細胞外Secretory Vesicles(例如為激素)。
游離態核醣體合成的蛋白質則以另外的機制分配到粒腺體等胞器中或細胞核內。
總結的說,真核細胞核醣體合成的千萬種的蛋白質,都會被井然有序的分送到細胞適當的胞器中。
圖11. 真核細胞,核醣體合成的千萬種蛋白質,都會被井然有序的分送到細胞適當的胞器中。 |
Golgi
complex─高基氏體(紫色) Cytosol─細胞質液
結合態核醣體合成蛋白質的分配命運 遊離態核醣體合成蛋白質的分配命運
有三種可能性: 有四種可能性:
1. Secretory vesicle─分泌小泡(紫色) 1.
Nucleus─細胞核(紫藍色)
2. Lysosome─溶酶體(淡藍色) 2. Mitochondrion─粒線體(褐色)
3.
Plasma membrane─細胞膜(黃色) 3. Chloroplast─葉綠體(綠色)
4. Peroxisome─過氧化氫小體(灰色)
|
圖12. 這張相當俏皮可愛又別出心裁的《如果胞器會說話》中提到高基氏體(Golgi Apparatus)的功能─這蛋白要醣基化恩…這要磷酸化,也沒有片言隻字說及高基氏體具有儲存功能!因為那已經是早就過時的觀念。
BOX 10:「高爾基體─主司儲存」,那是相當過時的觀念。事實上有些醣蛋白(例如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LDL receptors)如果「儲存」在內質網或高爾基體的話,會引起對心臟血管都有害的高血脂症(Hypercholesterolemia)。
以上所言早有定論,有興趣的網友可查1999年獨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根特.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的文獻,他最傑出的成就就是發現核醣體合成的蛋白質都各有自己的宿命(destination),而這些蛋白質究竟要到溶素(酶)體(Lysosome)、細胞膜(Cell Membrane)或形成分泌小泡(Secretory Vesicles),主要是由高爾基體決定的。專有名詞稱為分配(sorting)。布洛貝爾為了讓大家易懂,特地以每種蛋白質都有自己的郵遞區號(area codes)來形容,相當貼切。而雙十國中的王老師和師大的張老師稱之為蛋白質與脂質的宅配中心更是神來之筆。─S.F.
|
細胞膜(cell membrane):
1. 動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膜,主要的成分是雙層磷脂質、以及一些鑲嵌磷脂其中的蛋白質和少量的醣類、膽固醇。
2. 細胞膜是細胞質和細胞外液的分界,一些小分子,像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之類可以滲透或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比較大的分子,像葡萄糖、離子則由接受器或通道、幫浦調節進出。
去氧核醣核酸(DNA):
1. 細胞核裡面染色體的DNA上含有遺傳密碼(genetic codes)可以將生物的特徵一代一代傳承下去,DNA中文叫做「去氧核醣核酸」是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
2. DNA分子結構的模型,外側兩股淺灰色結構是DNA的骨架,由磷酸根和去氧核醣以磷酸雙脂鍵組成。中間像階梯的構造是由氮鹼基以氫鍵結合形成,氮鹼基其英文縮寫分別是ATGC,
3. A是腺嘌呤(Adenine)、T是胸腺嘧啶(Thymine)、
G是鳥糞嘌呤(Guanine)、 C是胞嘧啶(Cytocine)。
A跟T配對(A=T);G跟C配對(G≡C)。
圖13. DNA是雙股螺旋構造,DNA的磷酸與五碳糖在兩側形成骨架,氮鹼基在骨架中間配對。DNA的雙股螺旋,一次螺旋較寬稱為主要溝(=大溝);一次螺旋較窄稱為次要溝(=小溝)。
圖14. 核苷酸中的氮鹼基A與T配對(A=T)具有兩條氫鍵;G與C配對(G≡C) 具有三條氫鍵。nm=奈米DNA的直徑2nm,10個氮鹼基對長度3.4nm。此圖很明顯可看出DNA的雙股螺旋,有主要溝(=大溝)次要溝(=小溝)之分。
圖15. 核苷酸(Nucleotide)的結構由:
(1.) Phosphate group=磷酸根
(2.) Pentose sugar=五碳糖
(3.) Nitrogenous base=氮鹼基共同組成。
圖16. 展場之雙股DNA模型,DNA的雙股螺旋,美則美矣,但無主要溝次要溝的區分?
(請網友與圖13. & 圖14. 之DNA雙股螺旋做比較)在學過分子生物學的人眼中看起來很是奇怪!
(請網友與圖13. & 圖14. 之DNA雙股螺旋做比較)在學過分子生物學的人眼中看起來很是奇怪!
DNA
major and minor grooves
(DNA的主要溝(=大溝)以及次要溝(=小溝))
|
圖17. 由DNA濃縮成染色質(chromatin)再濃縮成染色體(chromosome)。濃縮的過程由圖(a)核小體(Nucleosomes)→圖(b)染色質纖維(Chromatin fiber)→圖(c)真染色質和異染色質(Euchromatin & heterochromatin)→圖(d)染色體(chromosome),染色質長度縮短了~10,000倍;寬度增加了約700倍。
(1)DNA於細胞週期的不同時期,分別以染色質或染色體的形式存在。染色體如比喻為毛線球,染色質就像抽出的毛線絲。(由DNA(染色質)濃縮成染色體,長度縮短了約~10000倍;寬度增加了約700倍。可以想像必定是非常耗能量,而且牽涉到多種濃縮的機制。)
(2)人類身體細胞核裡有23對染色體,第1至22對稱為體染色體,第23對是性染色體。每一條染色體是由一條DNA加組織蛋白等所濃縮組成。
(3)這裡有一長串ATCG所排列的遺傳密碼,在A跟T配對,C跟G配對的原則下,當我們看到這一股DNA上的密碼就可以對應出另一股DNA的密碼是什麼。
(4)人體的23對染色體上約有三萬對基因。(自從2003年4月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後,此數目一直被往下修正,有些最新的論文甚至認為人類基因的對數不到三萬對。)
(5)一個族群所有基因對(人約為3~5%)+其它不含基因的核苷酸對(人約為95~97%)之總和稱為基因組(genome)。
(6)ATCG會以不同的排列順序和長度組合出不同的基因,基因上的DNA排序會因各種原因發生突變,大部份的突變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萬一突變發生在形成生殖細胞時,就有可能將突變遺傳給子代,而形成遺傳疾病。
(7)所有生物染色體的數目並非都相同。人有23對、黑猩猩有24對、果蠅只有
4對。
(8)藉由比較基因組上核苷酸的排序可確認不同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像人類跟
黑猩猩的基因組(Genome),就有達到將近98.8%的相似程度。
圖18. 每一條染色體是由一條DNA加組織蛋白等所濃縮組成。
染色體似毛線球;DNA似毛線。
圖19. DNA—生命的分子。
1. 人體大約由1015個細胞組成。
2. 每個細胞核中有23對染色體。(哺乳類成熟的紅血球及血小板無細胞核所以無染色體為例外)
3. DNA的總長約2公尺。
4. DNA共約30億個氮鹼基(A、T、G、C)配對組成,氮鹼基外面的骨架是由磷酸根及五碳醣(去氧核醣)以磷酸雙脂鍵相連。
5. 23對染色體上約有3萬對基因。
6. 雖然分子生物學比起二、三十年前已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對於三萬對基因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何受到調控?大多數的基因,仍然是處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
7. 基因組(Genome)的定義:一種生物體所有遺傳物質的總和。像人類就是指3.2×109的核苷酸對(np),其中只有大約3~5%的核苷酸對(np)內含有基因對。(np是nucleotide pair,核苷酸對的縮寫)
最早生命的出現:
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古生物學家、演化學家等提出各種的假說,包括早期的無生源論、生源論、蓋婭理論甚至生命是隕石帶到地球上來的,都有其支持者。三十幾億年前的事了,真的很難有大家共同信服的定論!
1. 1953年美國科學家尤裡-米勒(Urey-Miller)的實驗,他們將擬似38億年前的太古宙的大氣成分(NH3、H2、CO2、CH4)放進容器,然後加入水,經過高溫及一段時間的連續放電,最後,在下方的溶液中發現胺基酸、甚至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機物,而這些是組成蛋白質、核酸的基本有機物質。
2. 所以有些科學家就推測:太古宙時,當地球沒有臭氧層隔絕紫外線,紫外線加上閃電,提供了高能量,在經過長時間的蘊釀,一些小分子開始聚合,形成最早的有機物,最後有機物質就於焉誕生。
3. 註:有機物質包括多種胺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
圖20. 尤裡-米勒(Urey-Miller)的實驗裝置。
BOX11:要合成有機分子的化學演化需要四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1. 一些小的分子(例如:H2O、CH4、NH3、H2)
2. 高能量(閃電、紫外線)
3. 長時間
4. 無氧狀態(如有氧氣,剛形成的有機物馬上就被氧化了)
而在太古宙(Archean)時,以上四個條件剛好都具備。
|
圖21. 展場的尤裡-米勒(Urey-Miller)的實驗裝置圖─Photo by Michael。
1, 從5億4200萬年★★前的寒武紀至今,生物大量且多樣的出現,稱為顯生元。2. 大略的估計顯生元約佔了整個地質年代的5.42∕46≒1∕9,也就是說,演
化史上大約有8∕9的時間沒有留下化石記錄,稱為隱生元。
4. 在顯生元期間,古生物學家又發現,大約在2億4700萬年前以及6500萬年前這兩個時間點,大量的動植物化石被完全相異的化石群取代,因此,地質學家以這兩個時間點為界,將顯生元分為三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
5. 在將這三個代細分到紀。由於好萊屋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推波助瀾,現今大家最熟知的該是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與恐龍的關係。
6. 事實上
古生代分為六個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新生代分為第三紀及第四紀。
地質學家透過對這些化石及地層的研究,把地球的演化歷史分成若干個時代,稱為「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 Scale)。
★★本文中所有的地質年代均以2009年美國地質學會(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出版的時間為依據。因為地質年代都是估測值,出入其實蠻大的,像前一陣子頗為熱門的澳洲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的時間從6~8億年前也有人說,我只好選擇相信比較有公信力的資料。美國地質學會認為埃迪卡拉年代(Ediacaran Period)存在於5.42~6.30億年前。
|
※科博館的地質年代表也是依2009年美國地質學會(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出版的時間為依據。
圖22. 科博館依據美國地質學會資料繪製的地質年代表。
※ 圖說:2009年地質年代表(依據Walker, J.D., and Geissman, J.W., compilers, 2009 Geologic Time
Scal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doi: 10.1130/2009.CTS004R2C繪製)
圖23. 演化史上五次大滅絕(Mass Extinctions)發生於: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末;
泥盆紀(Devonian
Period)末;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末;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末;
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末。其中以第三次大滅絕最嚴重。
圖片來源: http://jgospel.net/forum/believe-it-or-not/大批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將來臨%EF%BC%81人類將率先遭遇滅絕._gc110541.aspx
|
(5)65 MaBP 在白堊紀與第三紀之間,也即中生代結束時,大約有75%的
物種滅絕。
這五次的大滅絕,白堊紀結束時的事件是最近、也是最為人熟悉的一次。陸地上的恐龍和海洋中的菊石在這個時期滅絕了,海洋中單細胞的浮游生物族群也約有90%消失,同時空中的翼龍、海洋中的魚龍、蛇頸龍也都不見了。科學家在全球許多不同地點的白堊紀與第三紀的分界地層中均發現含有異常高濃度的銥沉積層。在隕石中銥元素非常普遍,但是在地殼表面卻非常稀少,因此推測此種銥元素的異常富集可能和隕石的撞擊有關。1990年更在加勒比海地區,墨西哥猶加敦(Yucatan)半島附近發現一個直徑165~300公里的坑洞,推測它很可能便是白堊紀末期的撞擊事件所造成的隕石坑。
據推測,它是一枚直徑大約10公里的隕石,衝撞到地球後,高溫、熱浪、煙塵四處彌漫。大氣中持續數年充滿大量的氮氧化物,導致全球性酸雨污染及臭氧層枯竭。長時間全球性的惡劣環境,使得當時陸地和海洋中的許多物種在數十年到數十萬年之間快速地完全滅絕。』
『』內文字來源:科博館《生命的演化參觀活動單》
http://web2.nmns.edu.tw/Education/ActivitySheet/pre-unit04/g-p11.htm
註:MaBP是Million year ago Before Present的縮寫。
※有關第三次大滅絕的另一種說法:
|
||
跟據BBC The Power of the Planet 第4集(episode 4)《海洋》《The Oceans》的說法:在二疊紀與三疊紀之間,也即導致古生代結束的第三次大滅絕的原因是二億五千萬年前,由於海洋輸送帶(Ocean Conveyer)停擺,而導致90%海洋生物;80%陸地生物均滅絕了,是為地質年代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
圖24. 演化史上的五次大滅絕。
圖片來源:
http://blog.xuite.net/shangfly/diary/322216990-科學發展期刊%EF%BC%9A物種滅絕開始+這次人類小心
圖25. 自從1900年起,地球上脊椎動物滅絕數量已經接近400物種;而在正常情況下,400物種滅絕一般需要一萬年以上的時間。
生命科學廳生命科學展場中,將6億多年前到3億多年前海洋中動物演化的大略過程,以相當藝術而特殊的手法表現在兩道壓克力屏風上,既賞心悅目又達到科學教育的目的,是非常高明的表現手法。
圖26. 壓克力屏風上,6億~3億年前海洋中動物演化的大略過程。
圖27. 壓克力屏風上,6億~3億年前海洋中動物演化的部分放大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