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科博館恐龍廳的補充參考資料 PART TWO 09-06-2018



科博館恐龍廳的補充參考資料

PART TWO

6.    鳥臀類──緣飾龍類群

    緣飾龍類群(Marginocephalia),是指頭骨邊緣裝飾了尖角與盾扇

包括厚()頭龍、鸚鵡嘴龍、原角龍與三角龍、五角龍等種類。


A. 原角龍(Protoceratops)

1. 學名是「最早具有角的臉」,1920年發現於蒙古,有骨質頸盾、厚而銳利的 嘴

   喙。

2. 與原角龍化石一同出土的巢、蛋及小恐龍化石,首次清楚描繪出恐龍社會裡

   的家庭生活:原角龍母親在沙上挖淺坑,然後在坑內產下一窩修長、硬殼的

   蛋。

3. 接著把沙覆蓋在巢上,以太陽熱孵化牠們,並在旁護衛著以避免竊蛋龍或伶

   盜龍的侵襲。

原角龍的一些基本資料:

分類
體長身高體重
食性
行走方式
生存年代
發現地
鳥臀目
頭飾亞目
角龍下目
原角龍科
體長1.52.0公尺
身高0.6公尺
體重180公斤
植食性
四腳行走
白堊紀末期
中國









01. (由左往右)原角龍(Protoceratops)、灰松鼠、智人、犬、雄獅身長以及身高之比較圖。






02. 原角龍(Protoceratops)的化石骨架。




B. 三角龍(Triceratops)

1. 學名是「臉上有三根角」,是已知最大形的角龍類,也是角龍類演化最晚出現、

   數量最多的種類。

2. 三根角中有兩根位於眉心、一根位於鼻心,鼻角屬短型;眉心角屬於長型。

3. 目前牠被歸於加斯莫龍亞科,此亞科成員均擁有長的頸盾,頸盾在供應血量

   的調節下可能用來調節溫度。

4. 無齒的嘴喙邊緣銳利,可剪下植物的小枝與葉子,再以頰齒將食物切割咬碎。5. 1880年首先在落磯山脈東側的高原被發現。

6. 三角龍的化石一直以來只在北美洲發現2009年,第一件確切的大型角龍

   化石在中國山東諸城出土,名為「中國角龍」




03.大英百科的三角龍資料。


三角龍的一些基本資料:

分類
體長身高體重
食性
行走方式
生存年代
發現地
鳥臀目
頭飾亞目
角龍下目
角龍科
加斯莫龍亞科
體長約9公尺
身高約3公尺
體重約5.5公噸
植食性
四腳行走
白堊紀末期
美國
加拿大
中國山東




04. 美國華盛頓特區Smithsoni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中的三角龍化石骨架。




Andy's Dinosaur Adventures - Triceratops Facts – Cbeebies
(安迪的恐龍冒險—有關三角龍的事實—CBeebies)






05. 科博館恐龍廳展場的三角龍(Triceratops)頭部化石(Photo by Frank)



06. 1993年科幻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生病的三角龍。



 


07. 五角龍(Pentaceratops)的化石標本。五角龍較三角龍有更發達的頸盾(frill),同時在上顎後方多了兩個角。




性選擇(sex selection):頸盾的功能


08. 三角龍的頭部化石和牠巨大而精緻的頸盾。
1.   角龍類複雜的頸盾(bony neck frill)在最初幾乎可以肯定是一種自衛武器。
2.   可是因為雌角龍傾向於和頸盾大的雄角龍交配,經過幾百萬年以後,雄性角龍的頸盾就變得難以置信的大,而且極其複雜精緻。並且不同種類間的差異也日趨顯著。
3.   對於研究古生物演化的專家來說,這只意味著一件事:那就是性選擇在起作用。隨著角龍的演化,頸盾不再僅僅是一種防禦盔甲,同時也是一件炫耀品,幫助雄性贏得配偶。



09. 角龍 (Ceratopsians)的頸盾各有不同的樣式。
4.   三角龍、五角龍的頸盾以及厚頭龍的厚頭演化到最後變成一種又大又重的「性吸引物」,它的發育形成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隨身攜帶著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需要的能量更多。
5.   現存的動物像麋鹿的巨大鹿角也是一樣的產物。如此巨大的鹿角幾乎不太可能用作武器,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鹿角每年都會蛻落然後再生。
-----文字來源 《恐龍大發現 下冊PP.162163》閣林國際圖書2003年版



7.       蜥臀類的獸足類群(KOKORO公司的機械暴龍親子為例)




10. 科博館恐龍廳展場的部份景觀,最前方正中央為機械暴龍親子

(Photo by Frank)




11. 侏儸紀的霸主─異特龍(Allosaurus),牠的生態地位相當於白堊紀末期的暴龍。




B. 暴龍(Tyrannosaurus )

暴龍的一些基本資料:

分類

體長身高體重

食性

行走方式

生存年代

發現地

蜥臀目
獸足亞目
猛龍下目
暴龍科
12.3公尺
3.6公尺
重約7公噸
雌暴龍體型大於雄暴龍

肉食性

兩腳行走

白堊紀末期

加拿大
美國





12. 大英百科全書的暴龍資料。





圖13. 暴龍「蘇」的發現者─業餘考古學家Susan Hendrickson(暴龍「蘇」1990暑假發現於South Dakota州;2000年於Chicago Field Museum裝架展出)

當年(1990)黑山研究中心的考古人員,花了17天才將暴龍「蘇」由岩石中挖掘出來,從此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85%都是化石原件)的暴龍化石,得以和世人見面

Susan Hendrickson is a self-taught fossil hunter.
Fossil hunter Sue Hendrickson discovered her namesake, SUE the T. rex, in the summer of 1990 while working for the Black Hills Institute near Faith, South Dakota. It took 17 days for the team of six to remove SUE from her rocky grave. Thanks to their keen eye and careful excavation, the world's largest, most complete, and best-preserved T. rex can be studied by scientists and enjoyed by all.




14.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的鎮館之寶─暴龍「蘇」,是到目前為止最大、最完整也是最昂貴(760萬美金)的恐龍化石標本。





在暴龍「Sue」的骨骼中發現一塊叉骨→為鳥類演化自肉食性恐龍的論點多添了一項証據。-----Dinosaur Encyclopedia上冊P.147






15. 芝加哥Field Museum的鎮館之寶─暴龍「蘇」。12.3公尺長,3.6公尺高。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的暴龍「蘇」長度為12.3公尺,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電動機械暴龍長度僅7公尺?



10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TYRANNOSAURUS REX





16.暴龍「蘇」化石之正面觀。暴龍具有60顆鋸齒狀的牙齒、如果磨損了可以隨時更換。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恐龍展示 / Dinosaur i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拍攝此影片的網友是高手,拍的影像清晰,運鏡緩慢讓人看了舒服。
不過看來是機械恐龍的愛好者,花了長時間在拍機械暴龍、機械迅掠龍。





暴龍科
化石時期: 白堊紀晚期


17. 暴龍的雙眼朝前,具有立體視覺。此標本位於巴黎探索皇宮
圖片來源:

暴龍-掠食者之王

  暴龍是肉食性恐龍的代表,活躍於白堊紀的北美與東亞地區,最重的可達6公噸。暴龍行為的演化讓科學家十分的疑惑。雖然牠有著龐大的身軀,但牠那只長有兩根手指的手卻小得不成比例,科學家也無法確定牠的功能。至於暴龍是否跑得很快?有些科學家推論暴龍的時速可達每小時60公里,要達到這種速度,那暴龍的腿肌肉就會佔了總肌肉百分之九十,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的,他們比較接受暴龍跑起來應接近大象跑的速度,如此巨型的動物以時速25公里奔跑也會是十分的壯觀。

圖文來源:









18. 暴龍「蘇」身長12.3公尺(比巴士還要稍長),身高3.5公尺,體重約6-7(比大象還要重)雌暴龍較雄暴龍粗壯和強大






19. 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2006年曾經舉辦過暴龍「蘇」特展。



2014年在美國還拍成電影片名《Dinosaur 13, 13號恐龍》





Dinosaur 13 Official Trailer (2014) - T-Rex Fossil Documentary HD
(13號恐龍的預告片(2104))—有關暴龍化石的紀錄






T-Rex : Attack of the Dinosaur | Walking with Dinosaurs in HQ | BBC
(暴龍:攻擊其牠的恐龍|與恐龍共舞|BBC)




8.    蜥腳龍類群(以圓頂龍為例)

圓頂龍類(Camarasaurs)的一些基本資料:

(圓頂龍類的化石到目前已發現許多,其中包括幾副完整的骨骼。)

分類
體長身高體重
食性
行走方式
生存年代
發現地
蜥臀目
蜥腳亞目
蜥腳下目
大鼻龍類
圓頂龍科
體長約18公尺
髖部高約3.2m
體重約20公噸
植食性
四足行走
侏儸紀晚期
北美洲
(美國)
歐洲
(葡萄牙)




20.圓頂龍的一些資料。


1.   原頂龍類的鼻孔很大,古生物學家繼而推測牠們的嗅覺很發達。由於牠們的大鼻孔及像盒子狀的頭,有些古生物學家認為牠們長有大象般的長鼻子。

2.   圓頂龍的名稱來源的一種說法是─牠的背部像房屋的圓頂。

科博館舊的恐龍廳(2004年之前的恐龍廳) 以複製的圓頂龍化石為主角,置放於恐龍廳的中央。
2004年之後,新的恐龍廳以買自日本KOKORO公司的機械暴龍親子為主角,一樣置放於恐龍廳的中央。
有人覺得這樣的設計很好?但是本人的觀點比較接近前科博館研究員程延年博士,他在網路上有一篇文章《飛天》中提到:
…博物館的科學教育因為有生動的展示而有了血肉,而科學的展示因為有了深層研究的移轉而有了靈魂…當博物館花六百五十萬買了第一隻的機器暴龍時,它失去了靈魂…」
這是多麼沉痛的述說!
在下不管科博館有沒有…失去了靈魂… 最少這些年來耗掉了不少國家的電費是不爭的事實!更別說機械的東西定期還需保養維修!
101年六月科博館網路首頁大事廣告:「茲因本館生命科學廳一樓「恐龍展示區」之機械恐龍模型進行維修,自101年六月十九日至六月二十四日止,該展示區暫停開放,特此公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1. 大英百科圖書上復原的圓頂龍(Camarasaurus)





22. 圓頂龍與腕龍、長頸巨龍、盤足龍復原圖體型大小之比較。


3.   圓頂龍的化石已發現很多,其中包括幾副完整的骨骼,這在蜥腳類群這種龐然大物型的恐龍中是不多見的事情。

4.   不曉得是否也因為如此,所以科博館當初在設計恐龍廳時,以圓頂龍的複製標本做蜥臀目蜥腳亞目恐龍的代表,因為既然有完整出土的骨骼,那在組裝(關節聯結)時就比較不會出錯了。

9.    蒙古暴龍骨骼




23. 科博館展場的蒙古特暴龍頭部化石。(Photo by Frank)




24. 面板未命名的小暴龍的說明。(Photo by Frank)




25. 尚待命名的小暴龍骨架(Photo by Frank)

10. 戶外以真實比例製作的暴龍與五角龍


暴龍與五角龍

7000萬年前約北美洲大陸,一隻五角龍正低頭啃食樹木。這時候,飢餓的暴龍悄悄掩近,想拿牠當做午餐,於是牠們展開了一場殊死戰。這是位於戶外恐龍園的暴能與五角龍,本展示係以原尺寸模型呈現,期使觀眾有身歷其境之感。
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多半活躍於8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之間。牠們的前肢退化,牙齒尖利,長於撕咬。暴龍是其中體型最大的,身長可達14公尺,站起來有5公尺多的高度,由於體格壯碩,可以承受強力撞擊,但是成年約五角龍,頭上有利角,頸部叉百縫盾保護,足以和暴龍相抗衡。
-------------------------以上文字敘述取材自科博館的資料


26. 科博館恐龍廳戶外的暴龍和五角龍照片之一。


27. 科博館恐龍廳戶外的暴龍和五角龍照片之二。



2 T-Rex vs Triceratops
(暴龍與三角龍的爭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